电子竞技博彩 学生“每日一讲”演讲活动持续开展。三月主题为“爱党爱国爱他人, 雷锋精神心中存”、“同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植树造林保护地球母亲”、“喜迎亚运,共展风采”。以下是第4周优秀稿件展示:
喜迎亚运,共展风采
图/文 生科226班 杨蔚
三月十七日下午五点,生科226的杨蔚在教室A209进行了题为“喜迎亚运,共展风采”的演讲。
相信大家都认识杭州亚运会“潮涌”的标志,江潮奔腾,勇立潮头。从2022到2023,我们的心情也同潮水汹涌,期待之心越涨越高,而今,期盼已久的亚运会终于不再是等待,杭州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首先,亚运会的召开,毫无疑问地为杭州注入了活力。在数所高校的门口,可以看见莲莲、宸宸、琮琮可爱的塑像,繁忙的地铁站,可以看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绘报,还有在街上来往人们兴高采烈的谈话里,街头色彩妍丽大胆的涂鸦中,都可以看见亚运会在杭州人民,在任何一位来到杭州的人的身上,鲜活跳跃。这座城市经历许久准备,终于要在这个明媚热情的夏天拥抱来自各地的运动健儿们,拥抱这场众人聚焦已久的盛会。
其次,在杭州亚运会这个大舞台上,运动健儿们同样也在为这次的体育盛会摩拳擦掌,积极准备。国内社交媒体上随手一刷就可以看见各种项目的运动员分享自己的赛前准备日常,我们可以看见跳水健将纵身入水,水花翩跹,电竞选手积极训练,期望在这个新兴赛事上扬我国威。国外的选手们同样实力强悍,不同国家的人们齐聚一堂,等待着在杭州亚运会这个舞台上大放光彩。
除去选手之外,大型赛事中志愿者的身影也是必不可少,风采不输选手。本次亚运会从高校与社会两个方面招募志愿者。高校内招募火热进行,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们在招募面试中各显身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校外社会志愿者同样不输人后,报名人数众多,大家都在为亚运会感到由衷地欣喜,满怀热情投入其中。
最后,作为中国人,我骄傲于我们国家成功承办亚运会,作为一名已经在杭州生活半年多的学子,作为杭师大的一份子,我欣喜于杭师大仓前校区同样也是亚运会的场地之一,自豪于这座温风和煦的城市自信大方地向世界张开她宽广包容的臂膀,尽显风采。
就让我们喜迎亚运,共展风采,心心相融,爱达未来!
喜迎亚运,共展风采
图/生科212 安凯琦 文/生科212 梁桓铭
迎着周一清晨的阳光,带着新的希望,生科212班的同学们开始了新一周的学习生活。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优异的姿态迎接杭州亚运会顺利召开,激发同学们服务祖国、服务亚运、服务杭州的热情。2023年3月13日上午8:40,安凯琦同学在慎园1号楼108教室进行了“喜迎亚运,共展风采”的有关宣讲,212班所有同学到场听讲。
首先,安凯琦同学对我国举办亚运会的历史进行了简短概述,从1990年亚运会首次在北京成功举办,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再到如今2022年杭州亚运会,经过一代代中国亚运人三十余年的热情奉献、不懈努力,如今中国已经是一个能够熟练承办各类国际赛事的国家。杭州亚运会即将举办,安凯琦同学希望所有同学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乐于奉献、热爱祖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服务之中,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其次,安凯琦同学在宣讲时对2008、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夏季冬季两届奥运会激动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随处可见国家的力量。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一样能在十四年间成功举办两届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这充分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坚持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重要性。我们要努力学习、乐于奉献,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时刻准备为亚运服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最后,安凯琦同学以激昂热烈的情感向全体同学发出号召,号召我们做一个明大德,担大任,成大才,立大志的有为亚运会志愿者!以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杭州亚运会顺利举办!
本次宣讲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杭州亚运会给我们带来的激情,同学们都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做一位优秀先进的志愿者!本次宣讲在同学们热烈的支持和鼓掌中结束。
雷锋——永恒的精神旗帜
图/文 生科201 张宁
阳春三月,注定与一个温暖的名字相约——雷锋。六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2023年2月,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六十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标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一种群众性活动,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光阴流逝,雷锋形象在人们心中从未远去;时代变迁,雷锋精神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雷锋,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旗帜。
辽宁抚顺,浑河南岸,翠柏环绕的雷锋墓显得格外庄严肃穆。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雷锋生平和事迹展。在雷锋的手迹、遗物、照片等展品前,总书记不时驻足观看,话语饱含深情:“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生命的长度只有二十二年,却镌刻在亿万人民的精神生活中;雷锋,又是永恒的革命战士,看似平凡的人生实践,却铸就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老式绿皮车厢里,一个年轻士兵像乘务员一样跑上跑下。人民群众称赞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留下的日记中,无论是“一滴水”的认知还是“螺丝钉”的感悟,质朴的思考触动人们共同探寻人生的意义。银幕上光影流转,讲述着他对生活的体会与对人民的深情,令人们收获感动,汲取着精神与大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永恒,意味着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六十年来,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在雷锋的年代,面对翻天覆地的变革,雷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承载着新社会价值观,汇聚起最为广泛的共鸣。在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年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具体的时代环境变了,但我们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目标矢志不渝,我们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责任一以贯之。崇尚雷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份情怀一以贯之。
1989年8月底,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打破常规,率地委、行署班子成员,各县(市)委书记及地直机关部门负责人,举办一期地委学习中心组读书班。读书班小结时,习近平提醒大家,我们应当有一种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争分夺秒地学习。1990年5月,在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之际,习近平同志在向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仍不忘强调,“进一步把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浙江工作期间,在习近平同志所著的《之江新语》中,有一段文字谈及雷锋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做到情为民所系的重要意义:“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二十二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深刻阐述雷锋精神,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学雷锋、怎样学雷锋的重要课题。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时强调,“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是共存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如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谆谆教导。勉励广大志愿者,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聚焦中国青年,提出“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新时代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言传,更重身教。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2017年11月17日,在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与会代表合影时,看到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代表年事已高,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请他们坐在自己身边,用实际行动诠释出积小善为大善的社会风尚,暖人心窝的话语举动传为佳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雷锋这样的时代楷模。翻开共和国的日历,细细体味那些影响过时代和社会的一个个姓名,我们发现,雷锋精神何止系于雷锋一人,更是共和国一代代建设者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雷锋”传棒接力的道路上,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抵达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高点。
爱党爱国爱他人, 雷锋精神心中存
图/文 生科225班 沈邢威
3月13日上午,生物科学(师范)225班的同学们于下沙B号楼310教室开展了“每日一讲”活动,本次演讲人为沈邢威同学。
他首先阐述了自己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每当我们想到雷锋时总想起这样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其实雷锋精神就是这样的“螺丝钉精神”,拧在那里都要闪闪发光。一所大厦的建成要有栋梁支撑,但是却也少不了小小螺丝钉的作用,所以不论是构筑的栋梁,还是固定构件的螺丝钉,都应该闪闪发光。
随后他谈到,雷锋精神的本质就是这种热爱祖国,处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
之后他列举了雷锋精神在各个方面的体现。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学习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将雷锋精神扎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岗位上,每个共产党员都能像雷锋那样,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勤勉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紧跟时代步伐,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发奋学习;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许多年,但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有永远的流传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不变
最后他呼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加应该将雷锋精神深深烙印在心底,将这种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付诸于实践中,跟紧党的步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沈同学的演讲振奋人心,振聋发聩,为新时代雷锋精神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诠释,激起了同学们的奉献精神,为同学们积极践行雷锋精神描绘了一幅缤纷画卷。
同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植树造林保护地球母亲
图/生科216 范垚杜槿 文/生科216 张钿
2023年3月15日,范垚杜槿同学在慎1-208展开了今天的每日一讲。首先,范垚杜槿同学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了今天的演讲主题——生态文明建设。她说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末来的大计。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因此,要能够同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植树造林保护地球母亲。
接着,范垚杜槿同学讲述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象征着美好未来,更是全人类发展进程合理化的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不少提高效率的产品以及新的认知被人们知晓。若这些发展都离开了生态建设,那发展就不是发展,进程亦该称退程。如果这样,世界将是一片荒芜,世界以外也不再无暇。所以,未来的发展是绝对与生态文明建设扯不开关系的。
随后,范垚杜槿同学呼吁大家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植树造林保护地球。播下希望,走向春天。一锹土,种下的既是树苗,也是生态文明的希望;一桶水,浇灌的既是土壤,也是美丽中国的梦想。众人植树树成林,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肩负起职责使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精诚团结的精神,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最后,范垚杜槿同学再次号召大家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职责,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完美未来做出用心的贡献,让明天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324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1205
学院联系电话:0571-28868882、28865333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慎园15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333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电子竞技博彩-电竞投注平台
技术支持:亿校云